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闹市林下人(王昌波)

闹市林下人是我的个人博客,是我耕耘部分原创诗文的园地——王昌波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王昌波 湖北省安陆市退休干部。网易诗文博客“闹市林下人”博主,新浪微博、轻博“闹市林下人”博主,新浪百岁寿星博客“闹市林下人”博主,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。曾任中共安陆市委常委、副市长、市人大正市长级副主任。晚年学习写作,曾在《中华老人诗文书画作品集》、《世纪诗词大典》、《新千家诗》、《中国当代诗词艺术选萃》、《当代情诗精选》、《古今诗人咏湖北》、《夏声拾韵期刊》、《中国当代网络美文精选》、《中国当代网络诗歌精选》、法制月刊《民情与法制》及报刊、杂志中发表诗文。写格律诗词用新声韵。

(原创散文)出藏日记09  

2008-10-02 07:16:46|  分类: 出藏日记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文/王昌波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出藏日记09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1980年9月1日 星期1  晴天

在米林县派区转运站休息、待命。

昨天,派站给我的信函中,还有六张稿费通知单。这些稿费只能在墨脱邮电局领取,如今已是不可能的了。

六张通知单分别是:西藏人民广播电台7月2日、7月17日、8月4日和西藏日报7月28日、8月10日、8月13日的。

把他们留着吧,留着作个纪念也好。这是在墨脱的业余工作的业余外快,拿到拿不到都无所谓的。

和老张一起到附近的林芝军分区运输指挥部翻了翻报纸。在不少的新旧杂报里,无意中发现了一张西藏日报的一篇消息报导。这篇报导登载于6月9日的报纸上,是我和张帆同志合写的,报导下面的落款也是我们两人的名字。张帆原是西安市委的干部,进藏后在拉萨市委工作,前不久到墨脱作过短暂的调查。这篇报导,不仅是我和张帆合作的唯一的一件作品,它也反映了我们对于墨脱植物保护工作的重视。因此,我很珍惜地全文抄到了我的日记中:

《实现科学种田 促进生产发展——格当区培训植保人员》

本报墨脱电 最近,墨脱县格当区举办植保人员训练班,进行有关农药的使用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常识的教育,收到了很好的效果。

过去,格当区在植物保护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。如植保人员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常识了解甚少,不能掌握有利时机及时防治,许多地方等到虫害大量蔓延才开始喷洒约剂,达不到应有的治虫效果。有的对农药保管不善,导致有些农药受潮失效或散落在地上,造成不应有的浪费。在使用农药方面,有的不知道按规定的比例配制,常常加水太少,造成药物浓度太大,对农作物损害很严重。

针对这些情况,格当区委认真作了研究。认为出现这些问题,是因为植保人员对植物保护缺乏常识,对药物的性能和农作物病虫害的生长过程缺乏了解。要解决这个问题,必须提高植保人员的科学文化水平,对他们进行科学常识的教育。于是,在五月中旬,格当区委把全区三个公社十二个生产队的植保人员集中起来,举办训练班,就如何掌握当前几种主要虫害的活动规律和有关农药的性能、配置方法、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培训。为了使植保人员掌握快,记得牢,训练班还采取了现场练兵的方法。讲课人员边讲边示范,边让大家学习模仿。经过三天的培训,植保人员都能单独配制药剂和操作喷雾器。

训练班结束后,兴开公社一队、二队按照培训时的技术要求,对发生虫害的四十亩农作物进行了农药喷洒,害虫的死亡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。

目前,这批经过训练的植保人员正活跃在田间地头,一边亲自操作,一边向群众传授技术,有力地防治了病虫害,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。

 

(注:此文2011年7月5日发表于《社会舆论监督网》“文化天地”)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705)| 评论(85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