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闹市林下人(王昌波)

闹市林下人是我的个人博客,是我耕耘部分原创诗文的园地——王昌波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王昌波 湖北省安陆市退休干部。网易诗文博客“闹市林下人”博主,新浪微博、轻博“闹市林下人”博主,新浪百岁寿星博客“闹市林下人”博主,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。曾任中共安陆市委常委、副市长、市人大正市长级副主任。晚年学习写作,曾在《中华老人诗文书画作品集》、《世纪诗词大典》、《新千家诗》、《中国当代诗词艺术选萃》、《当代情诗精选》、《古今诗人咏湖北》、《夏声拾韵期刊》、《中国当代网络美文精选》、《中国当代网络诗歌精选》、法制月刊《民情与法制》及报刊、杂志中发表诗文。写格律诗词用新声韵。

(原)散文 进藏日记13  

2008-02-21 08:33:42|  分类: 进藏日记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文 / 王昌波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一九七九年六月七日 

   在格尔木西藏招待所第一次收到了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。

          格尔木到拉萨还有二千六百多里路程,途中阻隔有昆仑山、五道梁和内地人谈虎色变的唐古拉山。但电台的音波仍能清晰地传到此地,说明西藏广播电台的电波是强大的,这对我们今后迅速了解内地和西藏的情况是有利的。

   我的六管东风牌小袖珍收音机,从柳园到此地都是默默不响的。据说在这段路上,高级的收音机的中波段也不起作用。

   广播里说,今年西藏大旱。旱情特点是早、广、重。旱得早,旱的范围广,旱情很严重。干旱带来高温和大风。昌都地区的气温已高达摄氏三十多度,拉萨也在二十三度以上。在目前季节中这样的高温,在西藏历史上是罕见的。

         面对如此严重的旱情,西藏自治区党委、政府已号召全区干部、群众紧急行动起来,开展抗旱夺丰收的斗争。

         我从广播中的零星消息还得知,我们将要去工作的墨脱县以及附近的波密等地,雨量虽比去年少,但旱情不大,这是一个喜讯。

        格尔木这地方的豆腐豆筋比较多,据说是这儿的特产。我们每餐用以下饭的,几乎每桌都是三碗豆筋拌腌肉,三碗豆腐煮海带。

        下午三时,从格尔木出发,奔西大滩。我们坐的第一号客车,行至格尔木河附近一个叫纳赤台的地方,车子的一个重要零件断了,无法前行,只好等到去买了新的换下后再走了。

        在等候购买零件的四个多小时中,我和孝感同来的周书记到格尔木河河床边看了流水。河水是雪山上的冰雪融化而来的,用手试试,十分冰凉。河水流速很快,大约有个把流量的样子。这是我们进入青海以来,在途中看到的最大的流水了。我们家乡虽然也常闹旱灾,但却不像这些地方这么缺水。我不禁产生了还是家乡好的心情。

        在等车的过程中,我们与西藏接我们的同志闲聊,得知这个地方为什么叫纳赤台,以及纳赤台是什么意思。原来,纳赤台是个藏语名称,意为“放过佛像的地方”,相传唐朝的文成公主进藏时,从西路运送金身佛像的匠人疲累难熬,便放下佛像,去痛饮清泉。于是纳赤台便由此而得名。

       下午九点多钟,天已经黑了。新买的汽车零件送来了,我们又乘车出发。晚上十二点半才到达西大滩。

       夜幕沉沉中的西大滩,在行驶的汽车中看不清什么,只觉周围群山披雪,寒气逼人。

       在运输站草草吃了一点饭,压压饿气。无水洗脸洗脚,电灯也没有,偌大的房间里黑洞洞的。这是离家以来最糟糕最郁闷的一个夜晚。

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051)| 评论(142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